走進希望森蘭研發中心,應用工程師武工的工位一目了然:各類產品技術手冊旁,碼放著自律類經典;一個復原狀態的魔方靜靜立在屏幕前。這絕非偶然,而是他極度自律、追求極致的日常寫照。
“較真”不是固執,是對完美的極致追求!
在他的字典里,“大概”、“可能”、“差不多”這些模糊地帶,都是需要被精準“攻克”的堡壘。他的“較真”,源于對產品、對客戶沉甸甸的責任感:
產品說明書編寫中,同事提供的素材有細微參數存疑。他沒有選擇“參考一下”或“估計如此”,而是立刻起身,搭建實驗環境,反復測試驗證。直到數據清晰無誤,才繼續編撰。他說:“說明書是用戶的最核心的老師,一字一句都關乎體驗感,容不得半點含糊。”
經他之手流出的主控板,功能測試記錄保持著令人驚嘆的“0差錯”!秘訣何在?在于他對“存在即正確”的苛刻標準。他常說:“無論客戶是否用到某項功能,只要它是團隊研發出來的技術,就必須保證100%正確。這是底線,也是對用戶的承諾?!边@份“較真”,筑起了產品最堅實的質量防線。
技術出身的他,從未因工作“大小”而區別對待。即便是看似基礎的“系統移庫”任務,他也毫無怨言,全身心投入。面對龐大且復雜的數據庫,他潛心鉆研,竟總結出一套簡潔高效的新操作流程,并在公司內部推廣,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。在他眼中,責任不分輕重,能把任何事做到極致,就是價值所在。
熱愛可抵歲月漫長!
“較真”的背后,是近乎癡迷的熱愛與投入。無數個不為人知的深夜,他的工位或寢室臺燈依然亮著。那里不僅是實驗室,更是他迸發創新的源泉——堆滿的書籍旁,常常散落著他自行購買的產品器件。一個突發的技術靈感,一個改進的念頭,都會讓他“隨時想到,即刻論證”。這份源于內心深處的驅動力,讓鉆研成為習慣,讓突破成為可能。
武工常說:“任何的限制,都是從自己內心開始的。”在追求卓越的路上,我們深知:每一個環節的精益求精,每一次對“差不多”的拒絕,都是對“全品牌服務 滿意加驚喜”這一承諾最堅實的踐行。那些深夜的鉆研、對0差錯的堅守、對大小工作的全情投入,正是希望森蘭“卓越無境 希望無限”精神的最佳縮影!
圖文編輯:希望森蘭市場營銷部